2023年第3期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政策月報
2023-03-24國家政策
1、《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2023年2月2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共出臺205項新型儲能標準。
文件提出,2023年制修訂100項以上新型儲能重點標準,加快制修訂設計規范、安全規程、施工及驗收等儲能電站標準,開展儲能電站安全標準、應急管理、消防等標準預研,盡快建立完善安全標準體系,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基本能夠支撐新型儲能行業商業化發展。
到2025年,在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可逆燃料電池儲能、超級電容儲能、飛輪儲能、超導儲能等領域形成較為完善的系列標準;加強與國內外標準化組織技術交流,著力打破產業發展瓶頸,規范引導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儲能電站安全;加大國際標準化力度,深度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化工作,支撐標準走出去。逐步構建適應技術創新趨勢、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
2、《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
2023年2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工程院、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七部門聯合發布《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重點明確:
實施技術裝備應用推廣工程,加強技術試驗驗證和工程化攻關,促進智能檢測裝備技術熟化和性能迭代提升。開展創新產品應用示范及普及推廣行動,推動智能檢測裝備在機械、汽車、航空航天、電子、鋼鐵、石化、紡織、醫藥等行業應用示范和規?;茝V。針對汽車定制化、輕量化、智能化、電動化發展帶來的檢測需求,實現汽車底盤壓鑄件、傳動系統、車身以及動力電池、整車總裝等環節的智能檢測。
3、《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的公告》
2023年3月2日,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決定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自愿性認證工作,健全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市場體系,促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豆妗访鞔_:
一、梯次利用產品認證目錄由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行業發展和認證工作需要,共同確定并發布。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由認監委發布。開展梯次產品認證要以正式發布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等為依據,并在實施規則中明確。
二、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組建梯次利用產品認證技術委員會,為梯次利用產品認證工作提供政策咨詢及技術支持。
三、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建立獲證梯次利用產品采信應用數據庫,并向社會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符合條件的生產獲證梯次利用產品的企業申請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快構建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在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中使用獲證梯次利用產品。支持保險機構發展適合梯次利用產品的財產保險和產品責任保險,為其應用推廣提供風險保障。鼓勵開發銀行統籌用好抵押補充貸款資金、綠色信貸、綠色融資服務等,給予低成本資金支持。
地方政策
1、重慶《重慶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2023年2月14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
提升分揀中心規范化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廢舊物資回收設施、技術、模式綠色化發展水平,推廣綠色低碳運輸工具在廢舊物資轉運領域的應用。推進建設規模適當的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鼓勵符合條件的區縣建設一批技術領先、設備先進、符合環保要求的“城市礦產”綜合性分揀中心。支持建設專業化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利用中心和廢鋼鐵加工利用基地,提高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和廢鋼鐵分揀加工能力。
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產業集聚水平。依托我市靜脈產業園、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和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統籌規劃布局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基地和區域交易中心,推進環境、能源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資源再生利用企業集聚化、園區化、區域協同化布局。鼓勵發展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強化廢鋁回收加工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國家高端鋁加工基地。構建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包裝廢棄物等新品類的區域回收利用體系。
2、深圳《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2023年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5部門聯合發布《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
支持動力電池企業擴優勢補短板。鼓勵金融機構通過投貸聯動、銀團貸款等方式為動力電池企業加速成果轉化和擴充產能提供資金保障,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效應,鞏固國際競爭優勢。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運用科技金融服務產品支持前沿基礎研究、關鍵零部件、高端制造裝備、回收利用等領域企業攻克技術難關,開展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系統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金融機構做好對電池原材料企業在深圳布局的金融支持,提升產業鏈韌性,為企業降本增效。
3、長沙《長沙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2023年2月16日,長沙市人民政府發布《長沙市“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方案》明確:
完善再生資源及產品類廢物回收利用體系。深度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與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兩網融合”,規范城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鼓勵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等實施“互聯網+回收”創新模式。落實汽車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保障動力電池的有效回收利用和環保處置。建立產品類廢物回收情況分類統計臺賬。到2025年,車用動力電池、報廢機動車等產品類廢物回收體系覆蓋率達到50%。
4、陜西《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3年2月1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
大力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鼓勵采用互聯網+、智能回收等方式,促進再生資源回收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實現應收盡收。推動市、縣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分揀中心和交易市場,鼓勵設區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支持建設現代化的“城市礦產”基地,促進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培育大型工業裝備、機床、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再制造企業。推進退役風電機組及葉片、光伏組件、動力電池等循環利用,建設一批集規范回收、分選拆解、再制造及高值資源化于一體的示范項目。
5、浙江《浙江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3年2月21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浙江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
引導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大力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在生態環境影響大、產品涉及面廣、產業關聯度高的行業,創建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選擇量大面廣、與消費者緊密相關、條件成熟的產品,優先以日化產品、可降解塑料、動力電池、綠色建材等為突破口,引導企業應用綠色設計共性技術,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具有無害化、節能、環保、高可靠性、長壽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綠色產品。鼓勵企業采用自愿性認證方式,發布綠色低碳產品名單。
推動再生資源高值化利用。合理布局再生資源產業園、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及分揀中心。圍繞廢金屬、廢塑料、廢舊輪胎、廢舊紡織品、廢棄油脂等主要再生資源,培育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加強再制造產品認定與推廣應用。統籌布局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等新興固廢的綜合利用,加快探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路線及產業發展路徑。
6、陜西《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2023年2月23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陜西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
加強再生資源循環利用。促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規范管理,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促進鋼鐵、鎂、銅等金屬廢碎料,以及廢紙、廢塑料、廢舊紡織品等高效再生循環利用。圍繞電器電子、汽車等產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推進退役風電機組及葉片、光伏組件、動力電池等循環利用,支持建設一批集規范回收、分選拆解、再制造及高值資源化利用于一體的示范項目。
7、天津《天津市廢棄汽車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2023年2月2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廢棄汽車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配合做好健全報廢汽車回收利用體系工作。
市商務局依法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資質進行認定,及時向社會發布本市取得資質認定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名單、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引導回收拆解企業優化布局、提升服務質量并積極為群眾提供專業化、便利化的報廢汽車回收服務;會同公安、生態環境、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監督管理;加大對回收拆解企業用地、財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信息溝通,建立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信息交換制度,依法打擊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汽車行為;探索通過以舊換新等方式,引導群眾主動報廢汽車并交由正規渠道處置。
8、上?!渡虾J小盁o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
2023年2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
建設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溯源和管理回收利用網絡,落實汽車生產廠商和動力電池供應商主體責任;拓展廢舊動力電池梯次應用,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技術、工藝、裝備、產業聚集發展。
9、山西《山西省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行動計劃》
2023年3月10日,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山西省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明確:
打造綠色供應鏈。選擇一批代表性強、行業影響力大、經營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核心企業,著眼在補鏈、延鏈、強鏈、提鏈開發生產中,灌注綠色供應鏈理念,建立以綠色低碳化為導向的設計、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綠色協調與協作,帶動鏈上企業提升環境績效。推動企業建立產品設計、材料選用、生產、營銷、回收利用、廢棄物無害化處置等生命周期全綠色過程,實現資源利用高效化、環境影響最小化。
推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推動廢鋼鐵、廢舊輪胎、廢塑料、廢紙、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鼓勵大型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塑料聚合加工等企業與再生資源加工企業合作,建設一體化大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等綠色加工配送中心。
行業視點
1、尹同躍:建議將鋰鈷鎳列為國家戰略儲備資源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力日漸提升,越來越多的車企已將目光投向海外。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針對中國車企出海、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核心礦產資源海外戰略布局等提交了《關于加速推進與有關國家開展關稅和自貿協議談判,支持中國車企走出去的建議》《關于動力電池核心礦產資源海外戰略布局的建議》等。
2022年中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汽車出口遠大于進口。尹同躍指出,目前,日韓政府在中國汽車主要海外市場所在國家均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日韓汽車企業因此享受更多的優惠政策,競爭優勢非常明顯,這就造成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平等地位。
因此他建議,一方面,目前中國進口整車基本都是高端小眾車型,建議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等單位研究進一步降低整車進口關稅,以便爭取更加互惠的貿易政策,降低關稅壁壘;另一方面,建議商務部等部委加速與中國汽車出口主要市場所在國和地區簽訂貿易協定或關稅聯盟,制定與汽車有關的關稅政策,特別是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場(南共體)、墨西哥、南非、歐洲國家。同時推進與已簽訂自貿協定國家的第二階段談判,將汽車納入協定目錄,加快汽車產品關稅互減的進程。
中國是鋰電行業的全球生產中心和需求大戶,但生產鋰電的上游核心、稀缺礦產資源卻大都分布于國外。尹同躍認為,目前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普遍將國外開采的礦產資源運回國內加工并在國內銷售和使用,這一商業模式存在巨大隱憂,一是產業鏈上游主要在國外,易受國際政治和所在國政策影響;二是海外鋰礦資源來源地主要是澳大利亞(占全球鋰礦產量60%以上),來源較為單一,產業鏈集中風險突出;三是國內眾多企業參與國外礦產資源或礦業公司競標、競購過程無序,相互抬價,導致資源獲取成本高昂,助推電池成本的上升;四是尚有大量的優質礦產資源分布于玻利維亞、古巴等“一帶一路”國家,因國家性質、基礎設施薄弱等各種原因,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和妥善利用。
在此背景下,尹同躍建議,一是將鋰、鈷、鎳列為國家的戰略儲備資源,通過與國際,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推動資源所在國將上述資源作為招商引資的開發項目;二是引導我國相關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資源所在國開發和產業鏈合作,同時充分關注當地的生態與人文和諧,為當地經濟發展、社會福祉和我國產業的發展創收創利,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國家口碑,創造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條件。